育儿常识新生儿肺炎易反复怎么办
2017-3-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宝宝生病的话,父母会十分着急。而刚出生的宝宝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引发各种疾病。而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
因为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后果非常严重,下面小编向父母们介绍一些有关肺炎的知识。
什么是新生儿肺炎
新生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晚发型肺炎。
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
新生儿肺炎最明显的症状是宝宝口吐泡沫,这是新生儿咳喘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他表现有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拒奶,呛奶等。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父母们可以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
在家如何判断新生儿肺炎
判断是否患了肺炎最简单的办法有两种:
数呼吸当小于两个月的婴儿,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60次,可视为呼吸增快;如果数两个1分钟均大于(或等于)60次可确定此患儿呼吸增快。
观察胸凹陷小于两个月的婴儿吸气时可见到胸壁下端明显向内凹陷。称之为胸凹陷。这是由于患肺炎时,孩子需要比平时更用力吸气,才可完成气体交换所致。
如果新生儿既有呼吸增快又有明显胸凹陷,就可诊断为重度肺炎,必须住院治疗。
如果孩子患上肺炎,没有获得及时治疗,或者是护理不当的话,那么很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例如败血症、脑膜炎、心力衰竭、脑瘫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父母在平时不要对孩子的感冒发烧掉以轻心,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灾难的!
新生儿肺炎如何护理
1、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要注意经常变换宝宝的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2、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宝宝来说非常不利,会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3、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如果喂奶的时候,宝宝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要立即停止,并给他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
4、宝宝因为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医院做痰液雾化
5、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6、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新生儿肺炎如何预防
定期做产前检查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母亲在怀孕期间定期做产前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尽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预防感染出生前:母亲孕期应预防感染,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出生后:生活空间要洁净舒适,衣被,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用具应消毒,父母和护理人员应注意卫生,注意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若母亲感冒,应戴口罩喂奶,发现孩子有脐炎或皮肤感染等情况时,立即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父母在平时要注意帮助宝宝维持正常体温,安排好室内温度,控制好衣服厚薄度,不要让孩子感到忽冷忽热,帮助他们预防生病。
另外一旦发现宝宝有感冒发烧的情况,医院治疗,不要延误病情。
小编的话如果孩子患上肺炎,没有获得及时治疗,或者是护理不当的话,那么很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例如败血症、脑膜炎、心力衰竭、脑瘫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父母在平时不要对孩子的感冒发烧掉以轻心,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灾难的!所以父母们一定要注意。
新生儿护理推荐阅读:
宝宝发烧了,爸爸妈妈必须这样做!
注:以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