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2016-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本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常可侵及口腔、中耳、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一次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足,故可反复患病。

二、临床表现

(一)发热。

(二)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三)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儿童可诉头痛、腹痛、咽部不适。

(四)咽部充血,有时扁桃体充血、肿大、颈淋巴结可肿大并压痛,肺部听诊多正常。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作好呼吸道隔离,患儿与其他患儿或正常儿分室居住,接触者应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应避免空气对流。

(二)急性期嘱患儿注意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发热、全身肌肉酸痛时应卧床休息。发热、咽痛、声嘶的患儿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流食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鼻粘膜充血、分泌物较多至鼻塞时可遵医嘱用呋麻滴鼻液,并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四)密切观察面色、神志、体温、呼吸、脉搏、咳嗽、咳痰、大小便情况,仔细听取患儿及家长主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预防高热惊厥、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五)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督促、协助患儿晨起、睡前及饭后涑口,婴幼儿喂奶后喂少量温开水。

(六)发热的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为超高热或有热性惊厥史者需1-2小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1小时后复测体温,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惊厥发生或体温骤降。

(七)用药护理:使用解热剂后应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的患儿使用镇静剂时,应注意观察止惊的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服用止咳药时,嘱患儿服后勿立即饮水或喂水,同是服用多种药物时最后服用。

(八)健康教育:

1、儿童居室应宽敞、整洁、采光好。室内应采取湿式清扫,经常开窗通气,成人应避免在儿童居室内吸烟,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

2、在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有流行趋势时,可用食醋熏蒸法消毒居室空气。

3、在气候骤变时,应及时增减衣服,既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又要避免过多的出汗。(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冯培青)









































灏忓彾绱獉鐨勫啋鍏呭拰閫犲亣
灏忓彾绱獉鏈ㄧ帺鐝犳敹钘忎环鍊间綍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ysbj/968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