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的误区及用药安全性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急性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或“感冒”,居儿童常见多发病第一位。据首都儿科研究所调查,5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年患4-6次感冒,婴幼儿期更易发展为急性支气管炎。尽管本病是极为普通的常见病,然而在治疗用药上还存在不少误区,引起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主要是患儿家属及医务人员对感染病原不详所致的滥用抗生素,对感冒、咳嗽常用药剂的成分、适应证及不良反应等不详所致,为避免因治疗用药不当所造成的危害,提高患儿家属及医务人员对儿童呼吸用药安全知识的了解,应注意严格按用药规范执行。
一、治疗误区
1滥用抗生素、抗病毒药
由于国内对购买抗生素没有严格的限制,普通家庭可以随意在药店买到抗生素。加上对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及治疗原则的认识不足,有些家庭往往在儿童感冒初期就联合使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力求将感冒扼杀于摇篮中,导致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滥用,造成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主要有(1)导致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或真菌感染。(2)产生细菌耐药性。(3)不良反应增多。抗生素滥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听力、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的损害以及过敏反应等,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或药源性死亡率的增加。(4)浪费大量医药资源。上述危害应引起广大患儿家属及医务人员的重视。
2滥用复方制剂
市场上所销售的感冒、咳嗽药物常为复方制剂。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多为解热镇痛类如对乙酞氨基酚、布诺芬等;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中枢性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福尔可定等;祛痰剂如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澳索、氯化按等;平喘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M2受体阻断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在国内的药品超市可随意购买。患儿家属由于对感冒常用复方药剂的成分、适应证及不良反应不了解,未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及某些医生本身对复方制剂不了解等原因造成了错误用药,对患儿产生危害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1)多数的家长不明白复发感冒制剂的具体成分及药效,根据经验及各种广告盲目判断购买,素不知药品的成分是否对症。例如有的家长看到小孩打了个喷嚏、流鼻涕就赶紧自行使用儿童感冒颗粒。该患儿只有较轻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却使用了含有解热镇痛药、拟肾上腺素药、抗组胺药、中枢性镇咳药及中药抗病毒等成分的复方制剂,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2)有的家长则盲目相信药店导购人员,例如家长进到药店被询问儿童的症状,仅描述儿童咳嗽得厉害,而药店内无执业医师或执业药师资格的导购人员会随意给你开出处方。就可能发生在未明患儿症状的情况下给予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的儿童服用强力中枢性镇咳药,造成痰液无法排出,引起窒息的危险。(3)除此以外儿科医务人员也存在对市场上名目繁多、层出不穷的感冒复方制剂的成分不熟悉的问题,在针对呼吸道症状较多或较重的儿童联合使用感冒药时造成某个或某些成分的重复用药,加重了药物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例如同时使用新康泰克及艾舒,两者同时含有盐酸伪麻黄碱;同时使用艾畅及愈美颗粒,两者同时含有右美沙芬,同时使用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及惠菲宁,两者同时含有抗组胺药;以及同时使用感冒及泰诺,两者都存在对乙酞氨基酚等现象。故为了避免因用药不当所造成的危害,应提高医务人员对儿童用药安全知识的了解,对目前市场销售的常用儿童感冒、咳嗽制剂的成分及其不良反应做个总结,避免造成用药不当。
二、对策
对于OTC感冒、咳嗽药的使用,虽然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发布了OTC感冒、咳嗽药只能购买5次量的法则,但执行起来还有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只能通过以下健康教育方式引导消费者:(1)正确宣传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知识。(2)防止感冒药的意外过量摄入、误用和剂量使用不当。(3)仔细阅读OTC药标签。(4)严格按照标签指示用药。(5)药物应保存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安全地方。对于医务人员也要提高对儿童呼吸用药安全知识的了解,避免因用药不当所造成的危害。
三、治疗及进展
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充分休息,辅以中药解表、清热及对症治疗并重视一般护理和支持疗法。支气管炎痰液较多、咳嗽剧烈可使用祛痰药。
1对因治疗
首先应根据患儿的呼吸道症状、体征初步判断感染部位,结合分泌物的特点及血常规、CRP等检查初步判断为病毒感染或是(继发)细菌感染并给予相应治疗。
2对症治疗
由于儿童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儿童的免疫特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较多表现为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易阻塞,安全使用咳嗽药也十分重要。目前许多的咳嗽药都含有中枢镇咳药。美国儿科协会(AAP)反对镇咳药应用于治疗任何类型的儿童咳嗽。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以循证为依据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处理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镇咳药不应应用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指出:儿童慢性咳嗽尤其在未明确病因前不主张使用镇咳药。故作为临床儿科医生选择咳嗽药时,应注意复方药剂成分,不应选择含有镇咳药物的方剂。分泌物较多时选择的祛痰药常用的有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澳索或氯化按等。
儿童咳嗽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儿童经常反复咳嗽令家长十分着急。如咳嗽症状持续4周即为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指咳嗽时间3周,多为感冒或支气管炎等各种病原感染所致。病毒性感染多呈自限性,细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可愈。亚急性及慢性咳嗽的病因根据年龄有不同,有研究表明,感染/感染后咳嗽是婴儿组(1岁)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幼儿组(1-岁)、学龄前儿童组(3-岁)、学龄期儿童组(6-14岁)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病因不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予口服孟鲁司特钠可有效改善急性期症状,防止肺功能下降,减轻持续性呼吸道高反应性,降低再次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反复咳嗽、喘息的发生率。变异性哮喘则多采用为β2受体激动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不需全身使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则建议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不包括异丙嗦)和伪麻黄碱。所以应根据慢性咳嗽的诊断及治疗流程进行治疗。当咳嗽症状未得到缓解时,一定要进行重新评估。
总之,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首先要分清病原,给予相应的治疗,切勿滥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同时应注重感冒!咳嗽药的使用安全性,严格掌握适应证。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