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某医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时
2018-5-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文原载于《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年第4期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咽痛,同时也可伴随全身及其他系统异常,患者一般需住院治疗,严重者甚至需要在ICU治疗,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1,2,3,4]。舟山市在年被原浙江省卫生厅新增为住院SARI病例监测点,建立了SA-RI病例监测网络,本文重点分析舟山市5岁以下儿童SARI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找出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为SARI患儿的临床治疗和防控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年2月至年2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所有5岁以下SARI患儿。按照原卫生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监测项目方案》的规定,SARI病例的定义为:5岁以下患儿急性起病,发热(腋下体温≥37.4℃),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咳嗽、咽红、呼吸音异常、呼吸频率加快(2月龄婴儿60次/min,2~12月龄50次/min,1~5岁40次/min);(2)具有流感样临床表现,且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流感病毒确诊为流感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在获得家长知情同意后入选为研究对象,共计例。
二、资料搜集
根据全国SARI监测方案中的调查表,采用面对面调查和病历查阅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调查内容包括病例一般情况、住院天数、既往疾病史及本次患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等情况。
三、判定标准
医院SARI病例入院判定标准为同时满足以下4条:(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包含发烧、咳嗽、鼻塞、流涕、咽部红肿、声音嘶哑等;(2)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明显咽红、畏寒、发热、声音嘶哑、精神倦怠和嗜睡乏力;(3)体格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包括咽部明显充血、疱疹,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包括周围血WBC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为同时满足以下几点:(1)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3d以上;(2)咽部轻度充血,扁桃腺Ⅰ度肿大,表面无渗出物;(3)外周血WBC与中性粒细胞正常。
长期住院组的住院天数为7d,共例;短期住院组的住院天数为≤7d,共例。按体温状况:低热为37.4~38.0℃;中热为38.1~39.0℃;高热为≥39.1℃。
四、实验室检测
由指定专人采集所有SARI病例患者的呼吸道样本,采集时间应在病例纳入后2h内、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之前。将采集到的样本送舟山市CDC流感网络监测实验室,用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进行核酸检测,若为甲型阳性,则进行甲型H1N1、季节性A(H1)和A(H3)流感和禽流感A(H5)病毒核酸检测,另外对所有流感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核酸检测采用ABI公司生产的ABIv7PCR仪,引物探针均由浙江省CDC提供,血常规检测采用深圳库贝尔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流感病毒分离采用MDCK细胞。
五、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双人平行录入,一致性检验后,数据导入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Q25,Q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临床特征
例SARI住院患儿中男性例(58.81%),女性例(41.19%),男女比例为1.43∶1;0~1岁组32例(9.09%),1~2岁组53例(15.06%),2~3岁组82例(23.30%),3~4岁组98例(27.84%),4~5岁组87例(24.72%);散居儿童例(72.73%),幼托儿童96例(27.27%)。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例(.00%)、咳嗽例(67.05%)、咽红例(44.03%)、呼吸异常94例(26.70%);例(73.30%)表现为呼吸音增粗,其中湿啰音占66.67%,干啰音占33.33%;有例(37.22%)胸片异常。16例(4.55%)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肺炎16例,有2例同时也发生甲型病毒性肝炎(PCR检测患儿血清中的HAV核酸阳性)。
二、流感病原学检测
份SARI患儿呼吸道样本中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9份,分离阳性率为8.20%,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分别有24份和5份,而甲型中12份为H1N1流感病毒,12份为季节性H3流感病毒,未见季节性H1及H5流感病毒。另外29份流感阳性样本中9份分离到流感毒株(A型7例,B型2例),分离阳性率为31.03%。
三、影响患儿住院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例患儿的住院天数最短为1d,最长为39d,中位时间为7(5,8)d。所有SARI确诊病例均出现发热,短期住院组与长期住院组的性别、职业、发热、咽红、呼吸异常、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咳嗽、气促、肺听诊异常、胸片异常、有并发症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四、影响患儿住院时间的多因素分析
将住院时间(短期住院=0,长期住院=1)作为因变量,以咳嗽、呼吸异常、肺部听诊异常、胸片异常、有并发症、糖皮质激素治疗用为自变量,其中以无各种症状作为基准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咳嗽、胸片异常和有并发症为住院时间7d的危险因素,见表2。
讨论
SARI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致病原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与腺病毒等,以流感病毒为主[5]。有文献报道,SARI病例病原体检出率为27.4%~60.0%,全人群中流感病毒占所有病原体的31.9%~55.0%[6]。医院例5岁以下儿童SARI病例为研究对象,发现流感病毒阳性率为8.20%,且主要以甲型流感为主,与国内外不同地区呼吸道病毒研究结果相一致[7,8]。SARI住院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5%,均有肺炎,提示住院SARI病例一般较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住院时间是衡量SARI病例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舟山海岛地区5岁以下SARI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7d,显著高于美国等其他国家报道的呼吸道疾病的住院时间[9,10],这可能与研究对医院的诊疗水平等有关,也可能与国内外入院和出院标准不一样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咳嗽、胸片异常和有并发症为影响本组患儿住院时间7d的危险因素。咳嗽症状和胸片异常提示有深部呼吸道感染,此类病例往往病情较重,转归较慢,因而住院时间较长。本研究中的并发症也主要以肺炎为主,提示肺部感染的患儿住院时间较长。江艳微等[11]发现病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与SARI病例的住院时间有关,糖皮质激素临床上常用于缓解患儿喘息症状。然而,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两者相关,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今后,舟山地区应加强对5岁以下SARI病例监测,长期开展病原检测,以了解舟山地区SARI病原谱的变化趋势;针对儿童,必要时可开展流感疫苗应急接种,降低感染率;临床上应特别注意有咳嗽症状、胸片异常和并发症的患儿,这些患儿住院时间往往较长,应做好临床上的重点护理。
参考文献(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