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肿痛,疼痛不移,胸闷气短,咳嗽及呼吸

2017-5-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点击图片上方灸道堂,订阅   每天获取新鲜的养生资讯

  -------咨询-------

  

  肋软骨炎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Tietze综合征)和感染性肋软骨炎,乃由病毒感染或无菌性炎症所致。中医学称为“骨痹”,认为系情志不遂,痰气交阻,或局部外伤,肋骨受损,气滞血郁而成。所以,本病的特点是局部肿痛,疼痛不移,并伴有胸闷气短,咳嗽及呼吸加重。本证多数病例为青壮年,女性居多,老年人亦有发病。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中医认为,本病由于劳损气血,闭阻不通;或卫外失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阻遏脉络,滞于筋骨;或肝郁气滞,血行阻滞而致。引起本病症的因素主要有:病毒感染,许多病例报道患病前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胸肋关节韧带慢性劳损;免疫或内分泌异常引起肋软骨营养障碍。另外,曾有报道与结核病,全身营养不良,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肋关节半脱位,以及胸部撞击伤,剧烈咳嗽等损伤有关。此病常发生在冬春之交和秋冬之交季节变换之时,显然与受风寒湿邪侵袭有关。

  

  患者多数有急慢性损伤史,以青壮年劳动者为多见,或曾患过呼吸道感染。本症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软骨膨隆、肿大、有明显的自发性疼痛和压痛,局部无红、热改变。多数病例仅侵犯单根肋软骨,亦有个别病例2个以上或双侧多个肋软骨。

  常见的病变好发部位为左侧第二肋软骨,其次是右侧第二肋软骨以及第三、四肋软骨。表面皮肤并无红、肿、热等炎症改变。患处疼痛和压痛的程度轻重不等。痛点较为固定,咳嗽、深呼吸、扩展胸壁等引起胸廓过度活动时会加剧疼痛。严重者会牵涉半身疼痛。肋软骨炎的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病程一般历时2~3个月,可自行缓解或消失。但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时好时犯,时轻时重,迁延数月甚至数年。

  

  1.浮针加铺灸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34例疗效观察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侧卧或俯卧(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为宜),局部常规消毒,从压痛点的上、下、左、右分别选择4个进针点,进针点距病变部位约6cm,采用直径0.4mm、长50mm的毫针,使针身与胸壁成15°~25°角快速刺入皮肤,用力要适中,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略达肌层即可。然后右手持针沿皮下向前推进,针尖指向病所,距压痛点约2cm处,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运针时右手持针,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将针体稍稍提起,此时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在整个运针过程中,右手感觉轻松易进,患者没有酸麻胀痛的感觉。然后用当归注射液浸润消毒纱布,将药纱铺在病变局部,点燃艾条在纱布上方悬灸,直至药纱布灸干为止。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治疗结果:在治疗组34例患者中,痊愈32例,好转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

  2.针灸对非特异性肋软骨炎临床镇痛的疗效观察

  治疗方法:在病变局部采用扬刺法。即在痛点及痛点四周各取一点为穴,以1寸(0.32mm×25mm)毫针对准痛点直刺1针,进针0.3~0.5寸;然后在痛点四周各取一点进针,4穴之间距离相等,均呈45度角斜刺进针,均指向痛点中心,小幅度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再用艾条局部旋转施灸,灸至局部发热发红为度。配穴取患侧内关、太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均同扬刺法。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优11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0%。

  

  肋软骨炎当属中医骨痹范畴,其病因现仍未明确,一般认为与慢性劳损病、毒感染有关,还有学者认为胸肋关节韧带损伤是本病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疼痛窜及胸胁,上臂乃气滞,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不通则痛。本证运用针灸治疗,起到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消炎镇痛的作用。

大医堂艾灸培训开课公告

  1、大医堂灸疗师培训班:国家人社部唯一指定灸疗师教学机构——大医堂!自年起,灸疗师培训班每月1—15日开课!学习完成后经考核通过可颁发

  2、大医堂长蛇灸培训:药物铺灸疗法辨证施治与临床实操,每月16-19日开课!

  3、统一客服:--

  咨询

  

  私人

  点击标题下“灸道堂”   点击右上角,转发朋友圈分享本页内容。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谨防假冒

  查阅:灸道堂正品艾条官方授权专卖店!

     

  全国统一价格可查询灸道堂淘宝   







































癜风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kfal/972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