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哮喘

2017-5-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年版)是在我国既往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参考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报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由我国哮喘学组数十位专家集体讨论和重新修订而成。

该指南主要包括十部分内容,以下主要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评估部分内容。

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近年来认识到哮喘是种异质性疾病。

诊断

诊断标准

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增加12%且FEV2绝对值增加>ml);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呼气流量峰值(PEE)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至少连续7d每日PEF昼夜变异率之和/7)>10%,或PEF周变异率[(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值)/[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1/2]×%]>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不典型哮喘的诊断

临床上还存在着无喘息症状、也无哮鸣音的不典型哮喘,患者仅表现为反复咳嗽、胸闷或其他呼吸道症状。

1、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咳嗽。

2、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作为惟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胸闷。

3、隐匿性哮喘:指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者。随访发现有14%~58%的无症状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哮喘。

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临床缓解期是指患者无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维持1年以上。

分级

1.严重程度的分级:

(1)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更有其应用价值。可根据白天、夜间哮喘症状出现的频率和肺功能检查结果,将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间歇性、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4级(表1)。

(点击可查看大图)

(2)根据达到哮喘控制所采用的治疗级别来进行分级,在临床实践中更实用。轻度哮喘:经过第1级、第2级治疗能达到完全控制者;中度哮喘:经过第3级治疗能达到完全控制者;重度哮喘:需要第4级或第5级治疗才能达到完全控制,或者即使经过第4级或第5级治疗仍不能达到控制者。

2.急性发作时的分级(表2):哮喘急性发作时程度轻重不一,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点击可查看大图)

哮喘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

1.评估患者是否有合并症:如变应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抑郁和焦虑等。

2.评估哮喘的触发因素:如职业、环境气候变化、药物和运动等。

3.评估患者药物使用的情况:哮喘患者往往需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来缓解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支气管舒张剂的用量可以作为反映哮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过量使用这类药物不仅提示哮喘未控制,也和哮喘频繁急性发作以及死亡高风险有关。此外,还要评估患者药物吸入技术、长期用药的依从性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4.评估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正确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是制订治疗方案和调整治疗药物以维持哮喘控制水平的基础,根据患者的症状、用药情况、肺功能检查结果等复合指标可以将患者分为哮喘症状良好控制(或临床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表3)。

评估还应该包括患者有无未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开始治疗时测定FEV1,使用控制药物后3~6个月记录患者最佳肺功能值,并定期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哮喘评估未控制、接触变应原、有上述合并症、用药不规范、依从性差以及过去1年曾有哮喘急性发作急诊或住院等都是未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

评估的主要方法

1.症状:哮喘患者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昼夜均可以出现当患者因上述症状出现夜间憋醒往往提示哮喘加重。

2.肺功能:临床上用于哮喘诊断和评估的通气功能指标主要为FEV1和PEF。FEV1和PEF能反映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是客观判断哮喘病情最常用的评估指标峰流速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患者可以在家自我监测PEF,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

3.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ACT是一种评估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问卷(表4)。ACT得分与专家评估的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ACT不要求测试患者的肺功能,简便、易操作适合在缺乏医院推广应用。

12

欢迎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kfal/972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