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无疫苗预防警惕来势汹汹,这种病今年
2024/10/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来势汹汹
这种病今年或是流行大年
尚无疫苗预防
近日,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据了解,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期提前,还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有儿科医生发文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如果孩子有发热、干咳等典型表现,要考虑这个问题。
多地肺炎支原体儿童感染者人数增多
近期,据媒体报道,北京、上海、医院内科门诊接诊的患儿增多,主要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
医院顺义园区有医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9月1日开学起,儿内科接诊的患儿就明显多了起来,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呼吸道症状的患儿。
据了解,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期提前,在七、八月份,就出现就诊高峰。今年7月以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近名,与往年相比,占比翻了一番,达到了80%左右。
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发热门诊最高单日接诊量破千,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较大。
“往年,一个季度就呈下降趋势,而今年却持续了5个多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门诊专科主任李淑华表示,今年6月起,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开始上升,截至目前,儿童各种呼吸道感染来势汹汹,就诊的患者中除了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外,有20%-30%的患者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所占比例较大。
资料图。瞿宏伦/摄
尚无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
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大部分人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就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有一少部分人会发展为肺炎,也就是下呼吸道感染,会有反复高烧、剧烈咳嗽,后期有明显的咳痰,胸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也比较明显,症状往往可持续2至3周。
“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状且超过一周没有缓解,确实要考虑是不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了,医院去做一个检测。”李侗曾表示,一旦确诊了或者高度怀疑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抗生素治疗。一般首选的是大环内酯类,像阿奇霉素。早期治疗可以减少重症的发生率。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常贺生介绍,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非典型病原,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属于传染病,但其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没有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
资料图。张践/摄
3岁以内儿童出现症状应尽快就医
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年版)》。指南介绍,肺炎支原体肺炎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据了解,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也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出现相关症状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专家提醒,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没有很严重,但是出现喘息或者说呼吸困难,或者在锁骨的位置出现了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气的时候锁骨有一个坑,或者鼻子吸气的时候出现了鼻塞,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年龄在3岁以内,或伴有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基础疾病,一旦出现高烧、咳嗽,医院排查。这类孩子感染后,病情进展往往会很快。针对学龄期孩子,体温超过38.5℃且持续48小时,或高热时间不长但精神萎靡、不愿意吃东西,甚至呕吐腹泻,都建议尽快就医。
7岁男孩呕吐住院
奶奶、妈妈接连中招
警惕:这种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
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提醒,做好个人防护,谨防诺如病毒感染。与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相关的多个话题登上新浪微博健康热榜。
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假期结束学生返校后,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尤为重要。
医院了解到,进入9、10月份以来,医院接诊的诺如病毒儿童感染病例已出现上升趋势。“诺如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2、3月份是它的发病高峰期。这段时间因为呕吐来就诊的孩子里,大部分都和诺如病毒感染有关。从大便诺如病毒核酸检出率来看,9月份的检出率较夏季7、8月份增加了25%左右。”
医院感染(肝病)科副主任医师滕淑介绍,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摄入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前不久,滕淑接诊了一名7岁男孩,因反复呕吐、头晕、精神萎靡、小便减少住院治疗,后经大便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照顾患儿期间,孩子的奶奶和妈妈也相继出现了呕吐症状。“因此,如果身边有家人或同学感染了诺如病毒,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尤为重要。比如家长在给孩子处理呕吐物的时候,最好戴上口罩,处理好了以后注意消毒,做好手卫生。”滕淑提醒道。
如果感染了诺如病毒,有哪些主要症状?滕淑介绍,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其中,儿童患者以呕吐为普遍或首发症状,可并发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其次为恶心、腹痛;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脱水症状。
滕淑表示,诺如病毒是自限性疾病,多数可在2~3天后好转,但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小年龄儿童,如果病程相对长,严重的会出现重度脱水、精神萎靡、心肌损害、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虽然目前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物,但一般的辅助性治疗可以帮助孩子缩短病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退烧,补液,调节肠道菌群等。如果孩子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甚至发热、精神软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孩子抗击疾病,早日康复。
个人和家庭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3、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离接触,分开食宿,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4、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托幼机构和学校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及时发现和规范管理病例。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学生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查因等工作。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要及时就医并隔离管理。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向所属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2、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提供安全饮用水,做好饮用水管理,对饮用水供水管网的破损、渗漏情况等进行排查,对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做好饮用水水质检测,确保供水安全。做好食品原料和加工环节的监管,注意生熟分开,彻底煮熟煮透。
3、加强厨工、保育员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托幼机构和学校对厨工、保育员健康状况监测,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肠道传染病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医,杜绝带病上班。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
4、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对校区/园区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卫生间等)定期清洁与通风,对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便器按钮、电梯按钮、上下床扶手等)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
5、科学规范处理呕吐物。发现病例的呕吐物和粪便,应由经过规范培训的人员按照相关操作指引规范处理。重点对被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6、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