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细菌感染抗生素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

2017-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如果细菌感染导致哮喘发生和恶化这一假说成立,那么针对病原使用抗生素应该能起到治疗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哮喘的全球防治创议(GINA)还是我国的哮喘防治指南,都没有将抗生素治疗引入其中。抗生素与哮喘关系到底如何?若如Hans等的研究结果所示:新生儿门咽部细菌的定植导致其哮喘的发生,那么在新生儿期给于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能否起到防治哮喘的作用?Hans等没有相应的研究结果,但是有证据表明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给于抗生素治疗并不能降低哮喘发生的风险,而且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学者发现青霉素类药物在哮喘的治疗中并不能起到改善症状和肺功能、减少住院时间的作用。Black等也认为虽然许多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参与哮喘的发病,但是抗生素的应用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虽然有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免疫及抗炎作用,在很多气道的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推荐此类药物应用于哮喘病人,除非有不典型细菌感染的证据。甚至有学者认为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哮喘发生的几率。最近,美国学者通过对例在生后6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在6周岁时患有过敏及哮喘的儿童,调查了抗生素与哮喘之间的发生关系结果表明:在生后6个月内使用抗生素增加了哮喘发病的危险性(让步比为1.52,95%的置信区间是1.07~2.16),而3岁以后诊断哮喘者其让步比为1.66,95%的置信区间是0.99~2.79,在1岁以内没有下呼吸道感染病史者其让步比为1.66,95%的置信区间是1.12~3.46。这种不良影响在没有哮喘家族史的患儿中更加明显,其让步比为1.89,95%的置信区间是1.10~2.28。综上所述,口咽部及下呼吸道微生物的定植或感染都会导致哮喘的发病,其参与的机制主要是促进IgE合成和组胺释放,导致机体的高敏状态,促进各种细胞因子释放,加重气道炎症及损伤,导致气道痉挛、水肿和渗出,局部微生物群的改变使得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哮喘的发生。总之,细菌与病毒一样,可以引起哮喘的发生并导致病情的恶化,要积极防治哮喘患者的细菌感染,但是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一定要明确,否则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细菌感染与哮喘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哮喘门诊一周排班表

星期

星期一

全天

星期二

星期三

全天

星期四

上午

星期五

全天

星期六

上午

星期天

老院

耿建梅

专家

谢贵会

主治医师

赵小兵主治医师

新院

耿建梅

专家

耿建梅

专家









































北京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by/973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