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呼吸道综合症又称呼吸道复合症,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是病原体、环境与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致病因子上可分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两大类。传染性因素包括支原体、大肠杆菌和侵害呼吸道的病毒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支等。非传染性因素包括冷热应激、通风不良拥挤、营养不良等。在我国鸡群尤其是肉鸡群呼吸道综合症发病严重,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我国鸡群的支原体、大肠杆菌感染率非常高。许多鸡群支原体、大肠杆菌感染率在60%以上,养殖密集地区可达%。
②强毒新城疫、禽流感、传支、传喉等一类呼吸道病毒感染严重,甚至有时冻干苗的免疫也可造成呼吸道综合症。这些病毒的感染对大肠杆菌、支原体感染致病都有强化作用,即所谓致病协同作用。
③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呼吸道综合症更加严重。在我国商品肉鸡群呼吸道综合症普遍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做马立克氏疫苗的接种,马立克强毒感染后,造成强烈的免疫抑制。另外使用中强毒法氏囊疫苗,鸡群暴发球虫等,也抑制鸡体的免疫,使鸡群爆发呼吸道综合症,药物治疗没有效果。
④鸡场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营养差,应激因素多如冷热应激、拥挤、通风不良等
去年,鸡群呼吸道疾病非常严重,尤其是从4月9日风沙暴以后,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辽宁等省市广泛的流行,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该病进行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和鉴定,目前气候寒冷、气温多变,呼吸道疾病又有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病毒与支原体、大肠杆菌并发感染所致。望广大养鸡户引起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流行特点
①各种日龄、各品种鸡群都可发生,主要发生在25——50日龄鸡群,肉仔鸡发病后临床症状重,死亡率高(一般为10—30%),在养殖密集小区,几乎所有的鸡群同时发病,解剖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很像大肠杆菌病。在蛋雏鸡、育成鸡也有发生,但症状表现轻,死亡率较低,有时只表现呼吸道症状,无其他临床表现,类似支原体病,但药物治疗无效。产蛋鸡群感染后可出现明显的产蛋下降(一般降60%以上),蛋壳发白,有的鸡群出现20%左右的死亡。潜伏期为1——5天,病程15——20天,有的更长。
②据我们调查,今年呼吸道综合症的广泛的流行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近几年以来,干旱少雨,空气干燥,易患呼吸道疾病。(2)呼吸综合症的流行与气候寒冷多变风沙多有密切的关系。鸡群爆发疾病的原因是由基因VII新病疫、传支、传喉及支原体、大肠杆菌所引起(3)近1——2年,肉鸡生产形式好转,饲养密度增大,但饲养环境日趋恶劣,管理水平低,鸡苗质量差等都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①病鸡精神沉郁,闭眼缩颈,离群呆立,羽毛蓬乱并易脱落,有少量病鸡出现肿脸和肿眼眼内有泡沫状液体,死亡的鸡腿鳞片出血或发紫。死亡率在10—30%(大多是提前屠宰,无法详细统计),死亡的鸡大多为体况良好的鸡。往往在同一发病鸡群,发病的鸡很快死亡,未发病的鸡精神正常,采食基本正常,一但有症状,很快就死亡。发病恢复的鸡群无神经症状。
②发病最早表现的是呼吸道症状,呼吸道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呼噜、咳嗽、甩鼻、蛙鸣有的病鸡伸颈喘气。气管充血出血,有大量粘液,或黄色干酪物,严重时整个气管都是红色。
③病鸡采食下降1/3——1/2,嗉囊积食积气,拉黄、白、绿色稀粪,腺胃软,乳头上有脓性分泌物,肌胃内膜易剥离,十二指肠、小肠弥漫性的出血。肾肿大、淤血。肝肿大、淤血,极易破裂。
④有些鸡群发病后(多见在40—日龄的育成鸡中),临床上只表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呼吸道症状介于慢呼与传喉之间。而采食、饮水、粪便、死淘率基本正常。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理想。
“五毒散”集抗肿瘤、抗病毒、抗血栓、抗休克、强心镇咳平喘、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之大成,以毒攻毒,能直接杀灭病毒,治疗多种烈性传染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肝癌等多种癌症,能快速控制死亡,迅速提高大群精神状态。
问:五独散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呢?
答:
1、禽:
第一大独特功能:流行性感冒(鸡、鸭、鹅、鹧鸪、鹌鹑、鸽子等)、新城疫病、传支传喉、法氏囊病、马立克、白血病、血管瘤、脑脊髓炎、腺胃炎、气囊炎、黄病毒、鸭病毒性肝炎、鸭脾坏死、鸭瘟、小鹅瘟等多种病毒星疾病。
第二大独特功能:肌胃炎、腺胃炎
第三大独特功能:气囊炎、肺坏死、支气管堵塞
第四大独特功能:病毒性呼吸道
第五大独特功能:以上症状的混合感染,死亡率极高,不吃不喝不动。
以肉鸡后期为例,混合感染比较典型,有时什么病都看不出来明显症状,有时还会出现什么症状又都表现出来了,但都是死亡率比较高。这个时候如何下药就比较困难了。
但是,最终鸡是怎么死的呢?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肾衰竭等病理原因最终导致鸡的死亡。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好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