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知识篇典型自然疫源性和虫媒沾染
2016-8-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传染病知识篇典型自然疫源性和虫媒沾染
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是法定传染病中的一类传染病。主要是指那些以动物(包括节肢动物)为传染源、可以不依托人而独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传染病。
1、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夏秋季为本市的多发期,乙脑的传染源可以是人和动物,主要传播媒介是蚊虫,国内传播的主要媒介为三带喙库蚊。患者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点。重症患者常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严重者可有后遗症。由于成人感染乙脑后大多数不病发,呈隐性感染,感染后也能取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因此得病的人群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
2、登革热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主要流行季节为月。其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很少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化致使登革出血热。登革热不会直接致使我们死亡,登革热所引发的并发症是患者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
3、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和保存宿主主要是野鼠和其他野生啮齿类动物,主要通过被细菌感染的鼠蚤为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发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引发肺鼠疫,病死率极高,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
4、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发的肾综合症出血热,鼠为主要传染源。典型表现有:起病急,发热、3痛(头痛、腰痛、眼眶痛)、皮肤粘膜3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和全身关节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人可以通过接触鼠类的排泄物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等方式感染,孕妇感染以后,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5、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人畜共患疾病,得病的家畜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羊、牛、猪,经皮肤黏膜接触、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病发时全身困乏、四肢乏力,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度,午后加重,第二天凌晨逐步下落;多汗,特别是晚上或清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个他人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和睾丸肿大,女性有卵巢发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的症状。
西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贵州紫云一客车侧翻 通报伤亡人数与实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