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及预防

2021-3-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治疗

该病目前还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以综合疗法为主,强调在疾病的整个治疗中针对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异常加以纠正,进行对症治疗,以促进疾病的恢复;在疾病早期可以采取适当的抗病毒治疗。治疗总原则为,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所有的患者应集中隔离治疗,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分开收治。重型患者治疗中要注意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ipleorgandifunetionsyndrome.MODS)。做好护理工作和心理治疗在治疗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监测病情变化

多数患者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症状、体温、呼吸频率、SpO或动脉血气分析.血象.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

(二)一般和对症治疗

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用力

.咳嗽剧烈者给予镇咳;咳痰者给予祛痰药。

3.发热超过38.59: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并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4.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做相应的处理。

5.加强营养支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6.出现气促或PammHg或Sp%给予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7.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以下指征之一即可早期应用:①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3天不退;②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③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ARDS。

一般成人剂量相当于甲泼尼龙每天80-30mg.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剂量,大剂量应用时间不宜过长。具体剂量及疗程根据病情来调整.待病情缓解或胸片上阴影有所吸收后逐渐减量停用。

一般隔3~5天减量1/3.通常静脉给药1~周后可改为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一般不超过4周。

应用激素的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状态.从而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减轻肺的渗出、损伤、防止和减轻后期的肺纤维化。建议采用半衰期短的激素。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可同时给予制酸剂与胃黏膜保护剂.应警惕继发感染。在SARS的治疗中,激素的应用没有绝对禁忌证。儿童慎用糖皮质激素;其他的相对禁忌证包括中度以上的糖尿病、重型高血压、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癫病以及处于妊娠期的患者。

8.预防和治疗继发细菌感染主要用于治疗和控制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根据临床情况,可选用喹诺酮类等适当的抗感染药物。

9.早期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针对SARS-CoV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早期可试用蛋白酶类抑制剂类药物洛匹那韦(lopinavir)及利托那韦(ritonavir)等。利巴韦林(ibavirin)的疗效仍不确切。

10.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重型患者可以试用免疫增强的药物.如胸腺肽、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但是,疗效尚未肯定.不推荐常规使用。恢复期患者血清的临床疗效和风险尚有待评估。

11.中药辅助治疗本病属于中医学瘟疫、热病的范畴,治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三)重型病例的处理

必须严密动态观察.加强监护,及时给予呼吸支持,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营养支持和器官功能保护,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及时处理合并症。

1.加强对患者的动态监护包括对生命体征、出入液量、心电图及血糖的检测。有条件,尽可能收入重症监护病房。

.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V)应用指征为:①呼吸频率30次1分.②吸氧5L/min条件下,Sp%。禁忌i证为:①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紧急气管插管;②意识障碍;③呕吐、上消化道出血;④气道分泌物多和排痰障碍;⑤不能配合NPPV治疗;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有多器官功能损害。模式通常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水平一般为4~10cmHO;吸入氧流量一般为5-8U/min,维持血氧饱和度93%.或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PEEP水平一般为4~10cmHO,吸气压力水平一般为10-0cmHO。NPPV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

3.若患者不耐受NPPV或氧饱合度改善不满意,应及时进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具体插管通气的指征为:①经无创通气治疗病情无改善,表现为Sp%.面罩氧浓度5L/min,肺部病灶仍增加;②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明显气促;③中毒症状明显,病情急剧恶化。

使用呼吸机通气,极易引起医务人员被SARS-CoV感染.故务必注意医护人员的防护。谨慎处理呼吸机废气,吸痰冲洗导管均应小心对待。

4.出现休克或MODS,予相应支持治疗。在MODS中.肺、肾衰竭、消化道出血和DIC发生率较高。脏器损害愈多,病死率越高,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的病死率约为69%。早期防治中断恶性循环,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1.疫情报告年4月我国将SARS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范畴。年1月新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其预防、控制措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方法执行。发现或怀疑本病时应尽快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隔离治疗患者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诊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方可考虑出院:①体温正常7天以上;②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③x线胸片有明显吸收。

3.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对医学观察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如条件许可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为期14天。在家中接受隔离观察时应注意通风,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

(二)切断传播途径

1.社区综合性预防加强科普宣传,流行期间减少大型集会或活动,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注意空气、水源、下水道系统的处理消毒。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流行季节避免去人多或相对密闭的地方。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及时就诊,注意戴口罩;避免与人近距离接触。

3.医院应设立发热门诊,建立本病的专门通道。收治SARS的病区应设有无交叉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病房办公室等均应通风良好。疑似患者与临床诊断患者应分开病房收治。住院患者应戴口罩,不得随意离开病房。患者不设陪护.不得探视。病区中病房办公室等各种建筑空间、地面及物体表面患者用过的物品、诊疗用品以及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均须严格按照要求分别进行充分有效的消毒。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进入病区时.要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须戴1层面纱口罩或N95口罩.戴帽子和眼防护罩以及手套、鞋套等,穿好隔离衣,以期无体表暴露于空气中。接触过患者或被污染的物品后,应洗手。加强医务人员SARS防治知识的培训。

4.实验室条件要求必须在具备生物安全防护条件的实验室.才能开展SARS患者人体标本或病毒株的检测或研究工作,以防病毒泄漏。同时实验室研究人员必须采取足够的个人防护措施。

(三)保护易感人群

尚无效果肯定的预防药物可供选择。灭活疫苗正在研制中,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进人病区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均衡饮食,注意保暖,避免疲劳,在空旷场所进行适当体育锻炼,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人体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抵抗力。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处理诊断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ysbj/977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