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食疗方法
2020-10-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为人父母最挂念担心的就是子女的健康,看着孩子生病恨不能自己当替身。所以在此介绍几种药物治疗以外辅助的食疗方法,可以起到缓解病症,促进恢复的效果。
第一讲最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原引起的鼻、咽、喉部的急性炎症。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为细菌,也可为支原体。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咳嗽,鼻塞等为特征。局部病变明显的,可有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营养不良、佝偻病以及平素缺乏锻炼的小儿易患本病,环境因素及护理不周也可诱发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感冒”范畴。
一般起病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部不适,咳嗽。小婴儿起病时可有高热惊厥、或呕吐、腹泻;年长儿诉头痛、咽痛、腹痛。
1.神仙粥
(1)原料:糯米30克,生姜5片,葱白(连根须)5-7茎,陈米醋10~15毫升:(2)做法:先用水如常法煮糈米熬粥,待米熟后再加入生姜、葱白,继续熬片刻,对入米醋,调匀后食之。食后盖被取汗,效果更佳。(3)功能:发汗解表。(4)主治:外感风塞;症见头痛,骨节烦痛。尚可治四时疫气流行病等。
2.葱豉粥
(1)原料:葱白(去根)6~7厘米,淡豆豉(chi)10克,白米50克。(2)做法:先用水如常法煮米熬粥,等粥将成时入葱白、豆豉再熬,粥融后不拘时食之,尤以热饮,得汗效佳。(3)功能:温经散寒,通阳解表。(4)主治:外感初起一二日;症见畏风恶寒,头痛不甚、咳嗽,鼻塞,流涕,喷嚏不已等。
3.萝卜粳米粥
(1)原料:鲜萝卜适量,粳米克。(2)做法:先将鲜萝卜洗净、切碎,入沸粳米粥中煮熟,添少许生姜调料,温热服食,每日早、晚各1次,连食3日。(3)主治:感冒;症见胸闷、咳嗽多痰。
4.豆豉葱白茶
(1)原料:豆豉15克,葱白8根,生姜3片,红糖30~50克。(2)做法:适量水烧开后,放入豆豉、葱白、生姜浓煎5分钟,然后加入红糖煎5分钟,热服代茶。(3)功能:祛风散寒。(4)主治:风寒感冒。
5.葱豉荷米汤
(1)原料:鲜葱白1根,淡豆豉6克,薄荷3克,粳米10克。(2)做法:诸料一起水煎温服,早、晚各1次。(3)功能:祛风解表。(4)主治:小儿外感初起;症见头痛,发热,畏寒,无汗等。
6.苏叶生姜茶
(1)原料:紫苏叶6克,生姜,红糖各15克。(2)做法:生姜洗净、切片,苏叶洗净、切碎,入锅煮沸加入糖浓煎,热服代茶。(3)主治:风寒感冒;另对鱼虾海鲜过敏,肠胃功能退化有一定的疗效。
7.桔皮大枣茶
(1)原料:大枣10枚,桔皮(鲜品10克,干品5克),生姜6克。(2)做法:大枣入锅内炒至微焦,然后与桔皮、生姜共煮沸代茶,服3次/日,1杯次。(3)主治:风寒感冒;症见咳嗽痰多。
8.薄荷粳米粥
(1)原料:薄荷20克(鲜品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2)做法:将薄荷洗净、切碎,加人适量水,煎煮取浓汁去渣,然后入沸粳米粥中煮片刻,入冰糖调匀,早、晚各服1次,连食3日。(3)主治:外感风热;症见头痛发热。
9.姜糖苏叶饮
(1)原料:生姜3克,紫苏叶3克,红糖10-15克。(2)做法:将生姜洗净、切丝,苏叶冲洗、过滤,一并装入茶杯内,加适量开水,加盖浸泡约5~10分钟,再放入红糖,搅匀即成。2~3次/日,热服。(3)主治:风寒感冒。
(I)宜食清淡稀软之物,可吃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多用新鲜蔬
菜;多喝开水,开水中可加入适量带酸味的果汁。
(2)感冒期间,忌食荤腥、麻辣、油腻之物。
(3)慎用补剂以及其他滋腻性食品。
这首歌是真好听,这语文老师的唱功太高了,这感情演绎的太到位了,保准你听了还想听,看了视频还要看歌词。奉上李善姬的一首《姻缘》。
山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