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健康大讲堂如何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
2020-7-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久治不愈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5788.html导读
在临床诊疗中,经常会遇到宝妈们的询问:“我家孩子隔三差五、十天半个月就生病一次,搞得家人不得安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家长们的困惑,宝宝们很可能患上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症。
本病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失治误治,则容易发生咳喘、心悸、水肿、痹症等病证,甚至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积极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大大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就有关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知识分享如下: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念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儿童在一年内反复发生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过于频繁,超过正常范围(7-10次以上;其中0-2岁一年内患“上感”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3-5岁患“上感”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岁患“上感”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其临床表现为反复不断的发生感冒,扁桃体炎,鼻炎,反复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就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其患病率为20-25%左右,以1-6岁患儿为主,尤其以2-4岁最多见。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一)现代西医病因认识
免疫能力差:小儿免疫防御功能发育不完善,呼吸道粘膜稚嫩,鼻腔短小,不长鼻毛,鼻咽部后壁的淋巴组织丰富,抗病能力差,易造成感染。
营养不良:在婴幼儿时期缺乏母乳又没有及时添加必要的蛋白质、脂肪而造成营养不良,同时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缺少,使免疫功能降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基础疾病:有不少小儿患有哮喘、呼吸变异性哮喘、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免疫力低下,反复发作并发感染。
不良习惯:室内过于封闭,尤其在冬季,室内不能定期通风换气,造成室内空气不新鲜,空气质量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雾霾,沙尘,室内装修,被动吸烟等有害物质可以对人体呼吸道造成损伤。
用药不当:呼吸道感染大多为病毒感染,少数家长盲目自行服用中成药或抗生素,用药不规范,疗程不足或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细菌产生耐药性,感染难以控制,引发免疫功能低下。
(二)中医对本病病因的认识
禀赋不足,体质虚弱:若父母体弱多病或在妊娠时患各种疾病,或早产,双胎或出生后体重低下,肌骨柔弱,先天不足,易于发病。
喂养不当,调护失宜:婴幼儿时人工喂养,或因母乳不足,或过早断奶,或因家长对小儿过于溺爱,不合理的膳食,使小儿偏食、挑食,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吃或不吃果蔬,导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造成脾胃损伤,胃热积滞,脾胃虚弱,脏腑功能失调,肺气不固,易被外界所侵。
少见风日,不耐寒凉:如小儿缺少户外活动,日照不足,缺乏锻炼,肌肤柔弱,适应外界环境和耐寒能力差,如温室之花,脆弱不耐风寒,稍遇气候变化,易于感触,易生疾患。
用药不当,损伤正气:小儿感冒之后,过服解表发散之剂或过于应用辛热、苦寒之药,损伤正气,表卫不固,肺气亏虚,营卫不和,多汗伤阴,以致气阴两伤,正气不足,防御低下,遇感即发。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一)临床表现
反复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咳痰、气促、喘憋等症。
旧感初愈,新感复起。
常伴有多汗、烦躁、纳差、瘦弱。
(二)诊断标准
以反复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为特征,反复的次数要求与年龄有关,具体应根据年龄和临床表现,可参照下表:
(注: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②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③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一年。④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完全消失。)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辩证论治。通过治疗可以改善小儿体质,增强抗病能力。《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抗病能力)旺盛,邪气(致病因素)就不会侵犯机体。本病表现多虚症为多,属中医“虚症”、“虚人感冒”范畴。其治疗原则宜先分清感染期(发作期)和非感染其(恢复期),感染期以祛邪为主或标本兼治;恢复期以扶正固本为主(调理),重点在恢复期防治。可以选用中药免煎颗粒剂型或汤药煎剂,或综合治疗,一般调理需要8周左右。
(一)中医辨证论治
?1.
[症候]:症见反复感冒,咳嗽,日久不愈,面黄体瘦,肌肉松软,食少纳呆,动则多汗,便稀,舌淡若白,脉细。
[治法]:补益肺脾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或参苓白术散
?2.
[症候]:反复外感,咳喘,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发育落后,手足不温,食少多汗,动则气喘,鸡胸龟背,舌淡若白,脉细。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人参五味子汤。
?3.
[症候]:反复感冒,不耐风寒,面色少华,四肢欠温,易汗多汗,舌淡若白。
[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
?4.
[症候]:反复感冒,食欲不振,手足心热,口渴盗汗,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四君子汤。
(二)中成药治疗
玉屏风口服液,每次5-10ml,一日2次
黄芪生脉口服液,每次5-10ml,一日2次
槐杞黄颗粒,每次1/2-1包,一日2次
黄芪颗粒,每次1/2-1包,一日2次
健宝灵颗粒,每次1/2-1包,一日2次
参岑白术散,每次3-4包,一日2-3次
(三)外治疗法
穴位贴敷选用每年的“三伏”贴(冬病夏治)“三九”贴(冬病冬治),连续贴敷治疗3年,可以改善小儿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防感肚兜佩戴"防感肚兜"(本院自产制剂)可连续佩戴3-4个月。推拿疗法为绿色疗法,简便有效,可以补脾经,补肾经,捏脊等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体依据患儿病情辩证取穴而治。鼻腔冲洗用于保护鼻腔粘膜,可选用“诺斯清”“鼻朗”(生理海水)清洗鼻腔,每天3-5次,可以预防感冒。(四)食疗方法
玉屏汤[配方]:瘦猪肉30-60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甘草6克。
[做法]:将猪肉切成小块。先将中药煎煮半小时,取汁-毫升,加肉块煮熟,加盐少许食用,适用于肺脾气虚证。
百合花生粳米粥[配方]:百合干20-30克,花生仁30克,粳米60克。
[做法]:先将花生仁煮熟,百合冲水泡胀,然后和粳米加水适量煮成粥食用,适用于肺脾阴虚证。
(五)西医治疗
可应用免疫调节剂,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转移因子,匹多莫德颗粒,胸腺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一般需要服用2-3个月1个疗程。
(六)调护治疗
增强小儿体质,可以通过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保证小儿饮食营养平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粗细搭配,牛奶,肉类,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要均衡,多食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红萝卜及绿叶蔬菜等。少吃生冷、饮料、煎炸食品。
在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员较密集的场所,在重污染天气时,尽量少出门,要佩戴防雾霾口罩,并清洗鼻腔,减少对呼吸道的伤害。
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给孩子要增减衣物,冷暖要适宜。
要合理用药,一般呼吸道感染90%是病毒感染引起,可以运用中药、中成药对症治疗,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抗生素。一旦生病,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规范用药。
儿科简介
医院儿科创建于年,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4名。年接诊患儿门诊量约4万余人次,覆盖陕西全省及周边省市乃至全国各地。
针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并重,以及内病外治、内外法并用的治疗思路取得了可喜的疗效。临床治疗疾病除了采用口服药物之外,还酌情配合运用小儿推拿、膏药贴敷以及氦氖激光治疗仪等多种外治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自产口服制剂小儿感冒糖浆、小儿咳喘糖浆、小儿遗尿灵片和心肌片,以其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备受广大患儿及家长喜爱。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