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忆middot传统文化大地

2021-6-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未肯收尽余寒

无端风雨

袅袅春幡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故名立春。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立春,知识在线

立春诗词

《立春》长卿

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

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处,二月春风似剪刀。

《立春偶成》(宋)苏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习俗

立春祭

这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立春以后,人们会觉得白天长了,太阳暖和起来了,而且,农作物生长过快。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糊纸牛

春牛由纸扎能手好匠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

鞭春牛

以示春耕开始。接着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贴春字

古人在立春日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成为春联,表达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立春美食

春饼、春卷

立春时,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

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立春健康

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刺激呼吸道,导致上火,更易感染病毒。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因此,早春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时期,特别是孩子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此外,“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适量运动、少熬夜、多食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二十四节气歌之立春

行动加油站

蒙台梭利曾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孩子们更是如此,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为了让孩子们更为深入的理解立春节气,大家快和孩子们行动起来吧!

带孩子了解“立春”的谚语及含义

1.一年之计在于春

寓意: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

2.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3.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寓意:立春以后,天气会逐渐暖和起来。

4.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

寓意:立春了还在下雪,那么立春之后还会有大雨。

带孩子一起剪“春”来迎春

立春当天,人们会在家里贴春字,表示迎接春天的欣喜之情。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剪一张属于自己的“春”字,以表示对于春的欢迎的心情。

带孩子一起制作春饼、春卷

让孩子来体验一下贴近生活的包春卷:择新鲜蔬菜,清洗并存放;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尝试把菜馅包进面皮中,煎炸出来就好啦~

与孩子一起择菜、清洗,再由爸爸妈妈煮熟,让孩子自己用薄饼包起来,美味的春饼就可以食用啦~

带孩子感受自然,画一画春天的花

冷艳的水仙花、典雅的腊梅、嫩绿的小草……春的气息早已悄然而至,而宝贝们对于春天的美好感受,正如这无处不在的明艳与新绿,多彩而美丽。此时,若是不容易找到那春天的气息,可以把视线放到自己的家里,那些美丽的盆栽就是孩子们写生最好的参照物!

带着孩子做一个新年计划

带着孩子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谚语后,让孩子明白“立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开端,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幼儿计划对于人的意义和影响,再引导幼儿进行新一年的计划,或者是对于自己的愿望可以怎样一步一步达成,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做事情的计划性。

期待大家在班级群里打卡记录行动的精彩瞬间!

立春时节话春耕

大地复苏万物生

鸟语花香唱春情

春暖花开人精神

今日立春

就在这一春

愿所有瘟疫与悲怆,早日过去

愿所有美好和期盼,不负归期

图文

来自网络

编辑

宋仕凤

审核

侯婧妍温珊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g.com/jbzl/977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